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

时间:2023-09-19 23:29:01
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7篇

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7篇
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?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?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,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,不需要华丽的辞藻,没有严密的结构,随心写。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1

开学一月多了,我被分到了中班当配班,在这个班幼儿的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。

5—6岁幼儿的情绪稳定性和有意性进一步增强,产生了一些比较稳定的情感,并且也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,并能运用语言来调节情绪。同时,这个年龄段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进一步加强。他们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。尤其是得到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的重视;渴望与同伴游戏并建立较为稳定的友谊关系。在这一时期。他人的态度表现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反应。成人的表扬会令他们欣喜高兴。同伴的拒绝会让他们情绪低落。

他们喜爱和同伴一起游戏,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。开始懂得关心同伴,例如幼儿有时告诉老师:“××生病了”,有时问生病的同伴:“头还疼吗?”上课的时候当我的语气有变化的时候,幼儿也会有所改变,乱乱吵吵的小孩马上就会坐的端端正正的,并且还会举手回答我的问题,希望再能得到我的表扬。

本班幼儿刚开始具有良好的自制能力,对成人友善的批评也能接受,但是有时需要适当的提示。

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表情。他们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。

……此处隐藏4608个字……你今天扮演的是什么角色,在孩子们的心目中,你的一言一行在孩子们的眼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。我和孩子们是朋友,很他们在一起,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。

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7

小班教养笔记观察记录——快乐洗手

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,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:“老师,他又在玩水!”“老师,谁谁没有挽袖子”……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。过去,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,“洗手时要这样……要那样……注意……”可效果总是不好。

我想,幼儿天性好玩,喜欢新奇的事物,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,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。因此,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,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,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于是,我调整了策略。

这天,在孩子们洗手时,我也加入进去,并有表情地唱起了《洗手歌》,这是我从《洗洗小手》改编过来的歌曲:

挽起袖口,洗洗小手,我们来洗――手……

甩甩抖抖,甩甩抖抖,水珠飞跑了……

我边唱歌曲边洗手,当我唱倒甩甩抖抖时,时而快抖,时而慢抖,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纷纷跟我学起来。格格甚至一边随歌曲的内容进行表现,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动作之中。

让洗手环节趣味化,游戏化,让幼儿在歌曲的强弱,节奏快慢的变化中,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,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,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。现在,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,甩手,摘毛巾等环节,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。

教师应做有心人,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,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。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“要我怎样做”变成“我要怎么做”,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。

《幼儿园中班保育随笔7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